水泥膠砂量水器試樣及用水
1 .水泥試樣應充分拌勻,通過0.9mm方孔篩。
2 .試驗用水必須是潔凈的淡水,如有爭論時也可用蒸餾水。
試驗室溫濕度
1. 試驗室內的溫度為20±2℃,相對濕度大于50%。
2 .水泥試樣、拌和水,儀器和用具的溫度應與試驗室*。
標準稠度用水量的測定
1.標準稠度用水量用標準法維卡儀儀器試棒下端應為標準金屬試桿,其有效長度為50mm±1mm,內徑為Φ10mm±0.05mm;測定凝結時間時用試針換下試桿,試針由鋼制成,其有效長度初凝針為50mm±1mm、終凝針為30mm±1mm、直徑為Φ1.13mm±0.05mm的圓柱體,滑動部分的總質量為300g±1g。裝凈漿的試模采用深40mm±0.2mm、頂內徑Φ65mm±0.5mm、底內徑Φ75mm±0.5mm的截頂圓錐形模。
2.標準稠度用水量,可用GB/T1346-2011(標準法)測定。
3.試驗前須檢查:儀器金屬棒應能自由滑動;調整試桿接觸玻璃板時,指針應對標準尺零點;攪拌機運轉正常等。
4.水泥凈漿的拌制:用水泥凈漿攪拌機攪拌,攪拌鍋和攪拌葉片先用濕棉布擦過,將拌和水倒入攪拌鍋內,然后在5S~10S內小心將稱好的500g水泥試樣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濺出;拌和時,先將鍋放到攪拌機鍋座上,升至攪拌位置,啟動攪拌機,低速攪拌120S,停拌15S,同時將葉片和鍋壁上的水泥漿刮入鍋中間,接著高速攪拌120S. 標準稠度的測定(標準法)
1.拌和結束后,立即取適量水泥凈漿裝一次性裝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試模中,漿體超過試模上端,用寬約25㎜的直邊刀輕輕拍打超出試模部分的漿體5次,以排除漿體中的空隙,然后在試模上表面約1/3處,略傾斜于試模分別向外輕輕鋸掉多余凈漿,再從試模邊緣輕抹頂部一次,使凈漿表面表面光滑。在據(jù)掉多余凈漿和抹平的操作過程中,注意不要壓實凈漿;抹平后,迅速將試模和底板移到維卡儀上,并將其中心定在試桿下,降低試桿直至與水泥凈漿表面接觸,擰緊螺絲1S~2S后,突然放松,使試桿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凈漿中。在試桿停止沉入或釋放試桿30S時記錄試桿距底板之間的距離,升起試桿后,立即擦凈;整個操作應在攪拌后1.5min內完成。
2.測定結果以試桿沉入凈漿并距底板6mm±1mm時的水泥凈漿為標準稠度凈漿。其拌和水量為該水泥的標準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質量的百分比計。如下沉深度超出范圍。須另稱試樣,調整水量,重新試驗,直至達到6mm±1mm時為止。
凝結時間的測定
1.凝結時間用標準維卡儀測定,此時儀器試棒下端應改裝為試針,裝凈漿的試模采用圓模。
2.測定前的準備工作,將圓模放在玻璃板上,在內側稍稍涂上一層機油,調整維卡儀的試針接觸玻璃板時,指針應對準標尺零點。
3.試件的制備,以標準稠度用水量加水按1.4.4條的操作方法制成標準稠度凈漿后立即一次裝入圓模振動數(shù)次刮平,然后放入標準養(yǎng)護箱內。記錄開始加水的時間作為凝結時間的起始時間。
4.試體在標準養(yǎng)護箱中養(yǎng)護至加水后30min時進行*次測定。測定時,從標準養(yǎng)護箱中取出圓模放到試針下,使試針與凈漿面接觸,擰緊螺絲1~2S后突然放松,試針垂直自由沉入凈漿,觀察試針停止30S時指針讀數(shù)。當試針沉至距離底板4mm±1mm時,即為水泥達到初凝狀態(tài),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狀態(tài)的時間為水泥的初凝時間,用“min”表示。
5.終凝時間的測定,在完成初凝時間測定后,立即將圓模連同漿體以平移的方式從玻璃板上取下,翻轉180°,直徑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標準養(yǎng)護箱中繼續(xù)養(yǎng)護,臨近終凝時間時每隔15min測定一次,當試針沉入試體0.5mm時,即環(huán)形附件開始不能在試體上留下痕跡時,為水泥達到終凝結狀態(tài),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終凝結狀態(tài)的時間為水泥的終凝時間,用“min”表示。
6.測定時應注意,在zui初測定的操作時應輕輕扶持金屬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試針撞彎,但結果以自由下落為準;在整個測定過程中試針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圓模內壁10mm,臨近初凝時,每隔5min測定一次,臨近終凝時每隔15分鐘測定一次。到達初凝或終凝狀態(tài)時應立即重復測定一次,當兩次結論相同時才能定為到達凝結或終凝狀態(tài)。每次測定不得讓指針落入原針孔,每次測試完畢,須將試針擦凈并將圓模放回標準養(yǎng)護箱內,整個測定過程要防止圓模受振。
安定性的測定
1.安定性的測定方法
測定方法可以用試餅法也可用雷氏法,有爭議時以雷氏法為準,試餅法是觀察水泥凈漿試餅煮沸后的外形變化來檢驗水泥體積安定性。雷氏法是測定水泥凈漿在雷氏夾中沸煮后的膨脹值。
2.測定前的準備工作
若采用雷氏法時每個雷氏夾需配備質量約75~85g的玻璃板兩塊,若采用餅法時一個樣品需標準兩塊約100mm×100mm的玻璃板,每種方法每個試樣需成型兩個試餅。凡與水泥凈漿接觸的玻璃板和雷氏夾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層油。
3.水泥標準稠度凈漿的制備
以標準稠度用水量加水按1.4.4條的操作方法制成標準稠度凈漿。
4.試餅的成型方法
將制好的標準稠度凈漿取出一部分分成兩等份,使之成球形,放在預先準備好的玻璃板上,輕輕振動玻璃板并用濕布擦過的小刀由邊緣向*抹,做成直徑70-80mm、中心厚約10mm、邊緣漸薄、表面光滑的試樣餅,接著將試餅放入標準養(yǎng)護箱內養(yǎng)護24±2h。
5.雷氏夾試件的制備方法
將預先準備好的雷氏夾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即將已制好的標準稠度凈漿一次裝滿雷氏夾,裝漿時一只手輕輕扶持雷氏夾,另一只手用寬約10mm的小刀插搗數(shù)次,然后抹平,蓋上稍涂油的玻璃,接著立即將試件移至標準養(yǎng)護箱內養(yǎng)護24±2h。
6.沸煮
調整好沸煮箱內的水位,使能保證在整個沸煮過程中超過試件,不需中途添補試驗用水,同時又能保證在30min±5min內升至沸騰。
8.1.6.6.2當用雷氏法時,脫去玻璃板取下試件,先測定試件指針*的距離(A),精確到0.5mm,接著將試件放入沸煮箱水中試件架上,指針朝上,試件之間互不交叉,然后在30min±5min內加熱至沸并恒沸180min±5min。
當為試餅法時先檢查試餅是否完整(如已開裂翹曲要檢查原因,確證無外因時,該試餅已屬不合格不必沸煮),在試餅無缺陷的情況下將試餅放在沸煮箱的水中蓖板上,然后在30min±5min內加熱至沸,并恒沸3h±5min。
7.結果判定
沸煮結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熱水,打開箱蓋,待箱體冷卻至室溫,取出試件進行判別。
若為試餅,目測、未發(fā)現(xiàn)裂縫,用鋼直尺檢查也沒有彎曲(使鋼直尺和試餅底部緊靠,以兩者間不透光為不彎曲)的試餅判為安定性合格,反之為不合格。當兩個試餅判別結果有矛盾時,該水泥的安定性為不合格。
若為雷氏夾,測量雷氏夾指針*的距離(C)準確至0.5mm,當兩個試件煮后增加距離(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時,即認為該水泥安定性合格,當兩個試件的(C-A)值相差超過4.0mm時,應用同一樣品立即重做一次試驗。再如此則認為該水泥為安定性不合格。水泥膠砂量水器http://www.zgjwyq。。com/
http://www.jwyiqi。。com/
http://www.hbjwyq。。com/
http://www.jingwei17。。com/
http://www.jingweiyiq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