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三英精密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顯微CT掃描在分析木栓病梨果實中的應用
檢測樣品:梨 果實 果核
檢測項目:微觀結構 質地變化
方案概述:高分辨率的顯微CT掃描是分析木栓病梨果實顯微結構的有力工具,與以往的研究不同,科研工作者對梨果實微觀結構的研究,從一個新的角度,提高了對木栓病梨果實、果核、果肉的微觀結構特征認識。
古人稱梨為 “百果之宗”,九月金秋,天干物燥,梨是深受大家喜愛的水果。然而,功效甚多的梨也會生病,木栓病是梨果實中危害最大的生理病害之一,每年都會給果農造成相當大的經濟損失。為此,青島農業(yè)大學的崔振華、王南南等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借助三英精密的X射線顯微CT(nanoVoxel-3000型),選用易患木栓病的“Akizuki”品種的梨果實,進行掃描分析,觀測其各部分的微觀結構,進一步闡明了健康和木栓病果實之間的果實質地變化,對木栓病的發(fā)生機制做了進一步的研究。
三英精密nanoVoxel-3000顯微CT
梨果實亮相:
對健康梨果實和木栓病梨果實分別進行掃描分析,對比發(fā)現(xiàn):健康梨果實表面光滑,木栓病梨果實表面有明顯的塌陷凹坑,然而這些凹坑用肉眼觀察并不明顯。
(A)健康梨果實 (B,C) 健康梨果實經X射線掃描后,分別用灰色和黃色渲染的結果
(D) 木栓病梨果實 (E,F) 木栓病梨果實經X射線掃描后,分別用灰色和黃色渲染的結果
梨果實木栓斑點分布分析:
將健康梨果實和木栓病梨果實分別用番紅溶液染色,發(fā)現(xiàn)纖維素(被番紅染色的紅點)在木栓病梨果實中的含量高于健康梨果實。再基于X射線CT掃描分析,觀察兩種梨果實的橫切片和縱切片,木栓斑點(即更大和更強的毛孔)主要分布在靠近果皮的果肉和木栓病梨果實的花萼末端。進一步證實了X射線CT掃描對木栓病梨果實微觀結構分析的可靠性。
(A,B)分別為用番紅溶液染色的健康梨果實的橫切片和縱切片 (C,D)分別為用番紅溶液染色的木栓病梨果實的橫切片和縱切片 (E,F)分別為從X射線掃描數(shù)據中提取的健康梨果實的橫切片和縱切片 (G,H)分別為從 X 射線CT掃描數(shù)據中提取的木栓病梨果實的橫切片和縱切片
梨果實孔隙結構分析:
借助X射線顯微CT技術,對比掃描后健康梨果實和木栓病梨果實的閾值數(shù)據,進行孔隙結構分析。結果表明:木栓病梨果實的孔隙率(9.37%)與健康梨果實的孔隙率(3.52%)差異顯著。
(A,D)分別為健康梨果實和木栓病梨果實的孔隙結構 (B,E)分別為健康梨果實和木栓病梨果實的孔數(shù)和大小的直方圖 (C,F)分別為健康梨果實和木栓病梨果實的孔隙度分析(自果實花萼末端到至莖末端)
梨果實孔隙連通性分析:
對健康梨果實和木栓病梨果實的HRA(木栓病高危區(qū)域)和MRA(木栓病中危區(qū)域)進行孔隙連通性分析。重建的三維 (3D) 網絡模型顯示:木栓病梨果實中,孔隙通道高度分支、連通程度高;健康果實中,分支較少、孔隙連通程度低。
(A)健康梨果實的HRA(木栓病高危區(qū)域)和MRA(木栓病中危區(qū)域)的孔隙分析 (B)圖A的重建3D網絡模型 (C)圖B的近景 (D,G)分別為木栓病梨果實的MRA和HRA的孔隙分析 (E,H) 分別為圖D和圖G的重建3D網絡模型 (F,I)分別是圖E和圖H的近景
梨果核結構和果核孔隙連通性分析:
X射線顯微CT掃描重建后的果核結構分析表明:健康梨果核表面光滑,木栓病梨果核有破損、表面粗糙,核變形僅發(fā)生在木栓病梨果實中。與健康梨果核長而窄的孔道相比,木栓病梨果核的孔隙具有高度分支的網狀結構。
(A,E)分別為健康梨果實和木栓病梨果實通過X射線掃描后切片圖 (B,F)分別為重建好的健康梨果核和木栓病梨果核3D模型 (C,G)分別為圖B和圖F的 3D網絡模型 (D,H)分別是圖C和圖G的近景
梨果肉微觀結構分析:
分別取健康梨果實和木栓病梨果實MRA(木栓病中危區(qū)域)的果肉組織,X射線顯微CT的高分辨率(0.5μm)掃描結果顯示:木栓病梨果肉的孔徑 (87 µm) 是健康梨果肉孔徑 (22 µm) 的四倍,二者孔隙大小差異明顯。
(A,B)分別為健康梨果實MRA(木栓病中危區(qū)域)果肉的黃色和灰色重建3D圖像 (C)健康果肉的X射線掃描片段 (D,E)分別為木栓病梨果實MRA果肉的黃色和灰色重建3D圖像 (F) 木栓病果肉的X射線掃描片段
結論:
高分辨率的顯微CT掃描是分析木栓病梨果實顯微結構的有力工具,與以往的研究不同,科研工作者對梨果實微觀結構的研究,從一個新的角度,提高了對木栓病梨果實、果核、果肉的微觀結構特征認識。較健康梨果實而言,木栓病梨果實具有更高的孔隙率和更高的分支孔隙連通性,進而阻斷了某些營養(yǎng)成分的運輸,這可能是梨果實患木栓病的原因之一。
一直以來,三英精密專注X射線CT成像技術和產品開發(fā),致力于為用戶提供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和新工具,今后也將繼續(xù)為科研人員提供更強大的助力!
相關產品清單
溫馨提示:
1.本網展示的解決方案僅供學習、研究之用,版權歸屬此方案的提供者,未經授權,不得轉載、發(fā)行、匯編或網絡傳播等。
2.如您有上述相關需求,請務必先獲得方案提供者的授權。
3.此解決方案為企業(yè)發(fā)布,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上傳企業(yè)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最新解決方案
- 電霧式檢測器(CAD)應用簡報-- 營養(yǎng)增強劑-D-核糖檢測
- 新國標方法應對,LC-MS/MS法測定生活飲用水中 6 種農藥殘留
- 新國標應對,LCMS/MS法測定豬肉中四環(huán)素類、磺胺類和喹諾酮類化合物
- 嚴控食品抗氧化劑添加,LC-MS/MS測定食品PG、TBHQ殘留
- 利用霉菌培養(yǎng)箱檢測面包霉變情況
- 基于模糊數(shù)學評價法優(yōu)化低鈉鹽腌制即食紅魚片工藝
- 基于多尺度分子感官科學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對板栗感官品質的影響
- 食品中抗氧化劑的測定
- GB 5749新增指標:生活飲用水中乙草胺測定方法
- 水質保障:固相微萃取聯(lián)用GC-MS/MS靈敏檢測水中土臭素
該企業(yè)的其他方案
業(yè)界頭條
- CBIFS2025:食源性微生物檢測專題論壇精彩
-
4月10日,食品安全技術領域規(guī)模最大、人氣最旺和最受歡迎的盛會之一,CBIFS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杭州...